网问答>>刘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
问题
已解决

刘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

时间:2025-11-24 20:16:59
刘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
最佳回答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基于我国发展环境变化、主要矛盾转化及国际形势挑战的科学判断,需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路径实现。具体分析如下:一、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性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位: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特征决定了它是发展实践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需以理念转变为前提。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统筹发展与安全;开放成为必由之路,促进内外联动;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主要矛盾转化的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集中体现为质量短板,需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来破解。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均衡协调增长: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包括总量供求均衡、结构性均衡、国内国际均衡等,提高市场适配性。资源配置优化:经济均衡状态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新发展格局旨在克服非均衡增长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需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效率革命和动能转换。产业链安全保障:突破断点、堵点,减少国民经济循环受制于人的短板。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投资潜力释放: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挖掘投资需求潜力。消费潜力挖掘:通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改善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措施释放消费需求。高水平开放为战略前提:内外联动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依托,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支撑体系构成与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及经济体制,需一体建设、一体推进。与新发展格局的协同:畅通循环机制: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机制保障。改革发展开放统一:体现新时代改革、发展、开放的有机统一,与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一致。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作用宏观调控需求:双重压力应对:既需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胀,又需遏制需求疲软导致的下行风险。效率提升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直接作用于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结构性矛盾破解:供给侧失衡修正: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需通过改革克服结构性矛盾。供给质量提升: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原因是供给质量水平不足,需在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基础上实现均衡增长。五、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保障作用“稳”的内涵:经济增长稳定:防止“大起大落”,避免经济过热或衰退带来的质量损失。政策调节机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实现“六稳”“六保”。“进”的内涵:制度创新深化: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缓解长期累积的结构性问题。治理能力提升: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性总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系统梳理了以下逻辑关系:理念引领:以新发展理念引导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改革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体系支撑: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机制;格局构建: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最终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时间:2025-11-24 20:17:01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