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新疆游火爆,西域旅游二度“摘帽”:西域青鸟项目落地时间仍未明确
问题
已解决

新疆游火爆,西域旅游二度“摘帽”:西域青鸟项目落地时间仍未明确

时间:2025-11-23 07:27:41
新疆游火爆,西域旅游二度“摘帽”:西域青鸟项目落地时间仍未明确
最佳回答
西域旅游二度“摘帽”主要得益于2023年新疆旅游行情的回归,公司业绩达成摘帽条件,但西域青鸟项目落地时间仍未明确。 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二度“摘帽”背景上市以来,两度因财务不达标处在退市边缘的西域旅游(300859.SZ)实现二度“摘星脱帽”。这主要源自2023年新疆旅游行情回归,公司业绩达成摘帽条件。据新华网报道,2023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实现旅游总收入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227%。作为新疆唯一一家旅游上市企业,西域旅游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运营景区包括5A级景区天山天池、4A级景区火焰山和3A级景区五彩湾温泉,是新疆旅游回暖的直接受益方。西域旅游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98%,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235%。上市历程与主营业务西域旅游的前身,是新疆天山天池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由阜康国投牵头联合多家旅游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阜康市财政局,持股比例为38.25%。西域旅游IPO筹备长达16年,2020年8月6日,西域旅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从主营业务的角度看,旅游客运、索道运输、游船观光三项常年占总体营收比重超八成。其中,旅游客运的营收占比最高,维持在六成左右。上市后业绩波动与“摘星脱帽”经历2021年4月,在公布2020年年报后,上市仅6个月的西域旅游因业绩变脸而首度“披星戴帽”。往后一年因营收过亿,成功“摘星脱帽”。2022年年报公布后,西域旅游再度因为主营业务收入没有过亿、且利润为负而再次“披星戴帽”。西域旅游两次被“披星戴帽”皆与疫情大环境下的行业低迷有关。收入业态单一与新项目拓展公司收入来源较为单一、难破淡旺季困局是西域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从公司经营风险的角度看,西域旅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天山天池景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道路运输、客运索道、游船游览和旅游服务等业务,易受外部环境、旅游市场环境及宏观政策的影响。气候变化则是影响游客到来的主要因素。新疆的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每年的7月-10月是新疆旅游的最佳季节,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从西域旅游分季度营收表现来看,淡旺季区分十分明显。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73亿,占全年营收比重近60%。正是看到这一点,公司在2023年陆续拓展了多项新业务,新增投资项目西域青鸟,喀什演艺中心,赛里木湖文旅项目。其中,最被投资人看好的项目是“西域青鸟”。2023年,西域旅游与亿航智能共同出资设立西域青鸟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拟开展低空游览项目。根据规划,西域青鸟拟在未来5年内运营数量不低于120架EH216-S或同类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蓝鲸财经从部分投资人处了解到,“西域青鸟”被认为是“低空游览”项目,契合当下“低空经济”的热潮。然而,截至目前,“西域青鸟”项目仍未落地,具体落地时间尚未明确。最新业绩表现与未来展望上市不过五年,西域旅游就在A股演绎了“戴帽-摘帽-再戴帽-再摘帽”的波折经历,从公司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但业绩增长动力略显不足。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0.1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4%;归母净利润-0.1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7.81%。对于刚刚“摘星脱帽”的西域旅游而言,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包括拓展收入来源、打破淡旺季困局、推动新项目落地等。
时间:2025-11-23 07:27:43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