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如何避免部分地方执法简单粗暴?公安部回应丨权威发布
问题
已解决

如何避免部分地方执法简单粗暴?公安部回应丨权威发布

时间:2025-11-23 05:09:09
如何避免部分地方执法简单粗暴?公安部回应丨权威发布
最佳回答
避免部分地方执法简单粗暴需从规范行为、强化监督、提升理念三方面入手,公安部已通过下发整改文件、引导规范执法及倡导柔性执法等措施推进改进。具体如下:下发整改文件,明确规范要求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地方出现的过度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现象,公安部及时下发文件要求整改。文件核心内容包括:规范执法行为:明确禁止过度使用强制措施,如随意限制群众出行自由(如“出不了门、下不了楼”),要求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程序和比例原则。规范执法言行:强调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需注意语言文明、态度平和,避免因态度生硬或言语冲突激化矛盾。例如,针对群众因隔离产生的焦躁情绪,要求民警通过沟通化解而非简单压制。引导民警规范执法,强化培训与监督公安部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培训:组织民警学习《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规,重点培训执法流程、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环节,减少因业务不熟练导致的简单粗暴行为。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督察、群众举报、媒体监督等多渠道发现执法问题,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例如,对疫情期间因执法不当引发舆情的案例进行通报,要求各地引以为戒。推广执法记录仪使用: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既保障群众权益,也约束民警行为,减少随意执法空间。倡导柔性执法,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公安部提出“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具体表现为:柔性执法:对非恶意、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优先采用警告、教育、劝导等方式,避免“一刀切”处罚。例如,对违反临时交通管制但情节轻微的群众,以说服教育为主。说理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向群众解释法律依据和政策目的,增强执法透明度。例如,在查处聚集行为时,向群众说明疫情传播风险及防控必要性,争取理解配合。人文关怀:关注群众实际困难,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提供必要帮助。例如,对因隔离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协调社区提供物资配送或心理疏导,缓解对立情绪。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为巩固整改成果,公安部推动以下制度建设:制定执法指引:针对常见执法场景(如疫情防控、群体性事件处置)出台细化操作规范,明确执法边界和程序。完善考核评价:将执法规范化纳入民警绩效考核,对群众投诉率、复议诉讼率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倒逼执法质量提升。加强法治宣传: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理解支持执法工作,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典型案例参考:2020年疫情期间,某地警方因强制封锁小区导致群众物资短缺、情绪激化。公安部介入后,要求当地警方调整措施:开放指定采购通道,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解释政策,安抚群众情绪;对拒不配合且情节严重的个别人员依法处理,避免“一人违法、全员受罚”。此类案例为后续执法提供了借鉴,推动各地在严格防控与保障民生间寻求平衡。通过上述措施,公安部旨在构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体系,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体现人文温度,从根源上减少简单粗暴执法现象。
时间:2025-11-23 05:09:10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