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最厉害的唐朝诗人: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他是如何做到的?我
问题
已解决

最厉害的唐朝诗人: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他是如何做到的?我

时间:2025-11-22 01:18:15
最厉害的唐朝诗人: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他是如何做到的?我
最佳回答
高适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的跨越,主要依靠清醒的自我定位、抓住军事机遇、积累政治资源、展现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以下为具体分析:清醒的自我定位与前期积累:高适年少时虽胸怀壮志前往长安求仕,但未能如愿。面对失败,他选择在军事要地梁宋客居三十年,而非因挫败一蹶不振或急于归乡。这一选择体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既认识到自身暂无入仕优势,又意识到军事要地可能带来的机遇。在梁宋期间,他以普通读书人身份生活,虽清贫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抓住军事机遇,开启仕途转机:开元二十年(732年),北方少数民族侵扰,信安王招揽高适入幕府。这一机遇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使他从乡野书生进入军事领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政治与军事资源。尽管此后他科举未中,但军事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经验。天宝八年(749年),在宋州刺史张九皋举荐下,他以九品封丘尉身份靠近朝堂,虽职位低微,却为他提供了进一步了解朝廷运作的机会。积累政治资源,获得重要引荐:高适辞去封丘尉后,得到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判官田梁丘的引荐,被哥舒翰邀为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并随行前往河西军事前线。天宝十年(751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五年间,他一直跟随哥舒翰。哥舒翰作为当时重要军事将领,深受朝廷重用,高适因与哥舒翰的紧密关系,随着哥舒翰的升迁而不断升官,直至左拾遗、监察御史。这一时期,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源,为日后在朝廷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军事才能,赢得皇帝赏识: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哥舒翰在前线战死,高适侥幸保命后前往拜见南逃的唐玄宗,呈上《陈潼关败亡形势疏》。在这份奏疏中,他准确分析了潼关败亡的形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洞察力,得到玄宗赏识,进入中央成为侍御史。这一事件标志着他从地方军事幕僚正式进入朝廷核心决策层,为他日后担任封疆大吏创造了条件。平定叛乱,巩固政治地位:至德元年(756年)年底,五十六岁的高适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领兵征讨谋逆的永王李璘。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成功平定叛乱,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尽管乾元二年(758年)因被李辅国排挤而收回实权,但他并未因此消沉。上元元年(760年),他调任蜀州刺史,在任期间经历剑南兵马使叛乱,他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平定叛乱。广德元年(763年)二月,他成为新任剑南节度使,再次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晚年回归中央,完成人生跨越:生命的最后一年,高适被召回中央,先后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最终于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去世。他从穷书生到朝廷封疆大吏,完成了人生的巨大跨越。这一跨越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才能和努力,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时间:2025-11-22 01:18:17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