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十年·中国观察|不想生不敢老?中国寻解“成长中的烦恼”
问题
已解决

十年·中国观察|不想生不敢老?中国寻解“成长中的烦恼”

时间:2025-11-22 00:09:21
十年·中国观察|不想生不敢老?中国寻解“成长中的烦恼”
最佳回答
中国正通过政策调整和社会改革,积极应对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挑战,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挑战生育率下降:2013年中国逐渐放开二孩生育,但出生人口在2018年后连续三年大幅下降,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多万。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包括:社会对单身包容度提升,婚姻不再是“必需品”,2021年结婚登记数跌破800万大关,连续第八年下降;养育要求提高,年轻父母育儿精细化程度和对孩子期望升高,教育负担沉重,课外辅导、择校费用、学区房等提高了生育成本。老龄化加速: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5%。2010至2020年的十年间,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老龄化加剧带来新问题,如适合照料70岁以上老人的保姆短缺。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正转变为“人才红利”,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消极影响: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将影响消费需求增长,进而制约经济发展,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会逐步降低。中国应对人口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官方态度:中国官方明确提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要求深化生育政策及人口发展趋势研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人口发展的变化形势,逐步完善生育政策。具体行动:倡导婚事从俭:力避高价彩礼、婚礼大操大办。放开三孩生育: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延长产假和育儿假:为年轻父母提供更多时间照顾孩子。规范教育市场:明确要求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推动放学时间和父母下班时间相衔接,严格规范校外培训。专家观点与建议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降低、老龄化水平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结果,也是21世纪全球大趋势。中国老龄化进程偏快,且是“未富先老”。中国需要及时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防范人口因素致使经济增长偏离合理区间的风险,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生育、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中国应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舒心的养老环境。这不仅事关千万个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一揽子支持举措的目的,就是要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社会反响与期待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抓住已经为时不长的机会窗口,切实降低生养成本,挖掘生育潜力。民众期待:如江婷婷所说,“等到我不用为产假结束谁来带孩子操心的时候,或许我会考虑再要二胎。毕竟,有个兄弟姐妹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这反映了年轻父母对政策支持的期待,也体现了政策调整对生育意愿的潜在影响。中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和社会改革,积极应对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挑战。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生养成本,提高生育意愿,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舒心的养老环境。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中国的努力和决心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间:2025-11-22 00:09:22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