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铁与血的牺牲: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问题
已解决

铁与血的牺牲: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时间:2025-11-21 02:50:06
铁与血的牺牲: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最佳回答
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铁与血的牺牲,这是历史发展中的残酷现实,也是大国在追求权力、利益和霸权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路径。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权力崛起与暴力斗争:俾斯麦深刻意识到,一个新权力中心的崛起会破坏原有的权力分配均势,引发激烈斗争。权力是暴力的延伸,没有残酷暴力斗争的胜利,就不可能有新权力的形成。例如,俾斯麦决心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因为他知道强大的法兰西帝国绝不容忍一个新强国主导中欧,德国的统一必须以武力击败法国为前提。而当时德国一些幻想不经过战争就实现中欧控制权的人,显得幼稚可笑。这表明,大国崛起过程中,面对既得利益国家的阻挠,暴力斗争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崛起后的安全与权力均势:俾斯麦还意识到,一个大陆强国的崛起若想得到安全,就必须尊重并维护权力的均势,在寻求自身相对利益的同时尊重别人的欲望。否则,一个寻求绝对利益的大陆强国必然会走向拿破仑式的自我毁灭之路。他统治下的普鲁士虽一度被视为好战,但凭借谨慎和自制,使得德国的统一未承受拿破仑胜利之后的代价。这说明大国崛起后,若想长久立足,不能一味追求绝对利益,而要遵循权力均势原则。历史上的牺牲与霸权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为了抵挡德意志的霸权挑战,在索姆河战役中,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四个月内损失45万年轻男人,按当时英国三千万人口的规模比对,相当于今天的中国损失1700万年轻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志民族为了获得世界霸权,在多次会战中损失惨重。马恩河会战损失20万年轻男人,凡尔登会战损失40万年轻男人,索姆河会战损失50万年轻男人,皇帝会战损失68万年轻男人,莫斯科会战损失55万年轻男人,热泽夫会战损失40万年轻男人,斯大林格勒会战损失48万年轻男人,库尔斯克会战损失36万年轻男人。按当时德国人口规模6000万 - 8000万人的规模,大约相当于今天中国每次损失400万、800万、1000万、1360万、1100万、800万、960万、720万年轻男人。美国在二战中损失年轻男子40万人,按照当时1.3亿人口的比例,相当于今天中国损失人口400万,其为了夺取霸权,牺牲也相当大。冷战期间:在1958年的第二次柏林危机、1961年的第三次柏林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英美与苏联为了争夺优势主导权,每一次都将世界置于核毁灭的边缘,也绝不在遥远的西柏林退让半步。基辛格说过,“除非打一场核战争,否则美国不会退出欧洲,将大陆的主导权送于苏联”。霸权意志与牺牲决心:霸权从来都是战争和流血的结果,敢于战争且愿意牺牲乃是有资格问鼎霸权的基础。在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性斗争中,具备不惜核毁灭的决心、身怀不惜牺牲一代人的勇气,并不足以使敌人不战而退。因为每一个民族为了夺取、维护其眼里的重大利益,都将是不惜核毁灭、不惜牺牲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其眼里的大陆均势之关键利益,同样也是不惜代价的。一个恐惧牺牲的民族只能衰亡,没有资格面对霸权的争夺。苏联的核威胁与英美强硬回应:从1957年到1961年,赫鲁晓夫公开地、反复地用强大的核毁灭来威胁英美。他声称苏联的导弹力量要远远超过英美的导弹力量,可以毁灭任何一个美国或英国城市,甚至描述需要用多少个导弹和弹头来毁灭每一个城市。1958年11月,赫鲁晓夫向美国、英国和法国提出,在六个月内将他们在西柏林的控制权移交给东德人,希望借助苏联的核导弹力量解决东德存在的问题。但他最终等到的不是敌人的退让,而是来自敌人同样强硬且针锋相对的通牒,直到双方在战争爆发的最后关头相互妥协。这进一步证明了大国在争夺利益时,都不会轻易因对方的威胁而退缩,牺牲和斗争在所难免。
时间:2025-11-21 02:50:08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