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王健林为什么又开始抄底房地产了?他真的是不长记性吗?
问题
已解决

王健林为什么又开始抄底房地产了?他真的是不长记性吗?

时间:2025-11-20 14:38:16
王健林为什么又开始抄底房地产了?他真的是不长记性吗?
最佳回答
王健林近期再次布局房地产领域并非“不长记性”,而是基于万达转型轻资产战略的精准选择,其核心逻辑与5年前的高杠杆扩张有本质区别。以下从背景、策略、模式优势三方面展开分析:一、历史背景对比: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型5年前万达因高杠杆扩张陷入危机:2017年前后,万达通过大规模收购海外资产(如电影公司、酒店、文旅项目)快速扩张,半年内买下2家电影公司、80家五星酒店、1300多家电影院。但随后因银行断贷、政策收紧,资产缩水,负债高达6000亿,被迫“割肉求生”:将13个文旅项目卖给融创、77家酒店卖给富力,并引入腾讯、阿里等战略投资者缓解资金压力。当前万达已还清债务并恢复元气,但王健林此次布局不再依赖“买地买楼”的重资产模式,而是转向“运营权收购”的轻资产路径。例如,近期收购的山西田森会城市购物公园、赣州巨亿广场等项目,均以获取运营权为核心,而非直接购买土地或物业。二、当前策略解析:聚焦“运营权”的轻资产模式核心区别:传统地产模式需大量资金投入土地购置、开发建设,资金链易受政策、市场波动影响(如恒大、建业因高负债陷入困境);而轻资产模式通过输出品牌、设计、运营能力,与同行合作开发项目,分摊风险并获取收益。例如:万达与同行合作,将对方楼盘纳入“万达广场”体系,负责品牌管理、设计优化、运营服务,从中收取租金、管理费及增值服务分成。风险控制:轻资产模式无需承担土地购置、建设成本,资金压力大幅降低。即使合作方出现债务问题,万达也可通过品牌输出、运营权管理持续获利,避免重资产模式下的“资产贬值”风险。扩张效率:轻资产模式使万达能以更低成本快速扩张。例如,2023年3个月内连续拿下六七个地产项目,均通过运营权合作实现,而非传统“买地-开发-销售”的长周期模式。三、模式优势验证:S2B2C商业逻辑的实践万达当前模式与阿里巴巴商业研究院预测的“未来10年黄金商业风口S2B2C模式”高度契合:S端赋能:万达作为产业赋能平台(S端),通过品牌、设计、运营能力为同行(B端)提供支持,帮助其提升项目价值。例如:将小型购物中心改造为“万达广场”,引入标准化管理、优质商户资源,提升客流量与租金收益。B端合作:与中小地产商、商业运营商合作,利用其现有物业资源,降低万达自身资金投入。例如:赣州巨亿广场原为地方性商业项目,万达通过输出运营权,将其纳入全国性商业网络,实现资源整合。C端服务:通过优化项目运营,直接服务消费者(C端),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巩固品牌影响力。例如:万达广场通过统一招商、主题活动策划,吸引更多消费者,形成“品牌-商户-消费者”的良性循环。四、行业案例佐证:轻资产模式的普适性参考其他行业案例,轻资产模式具有广泛适用性:教育行业:某幼儿园老板通过S2B2C模式转型,从“重资产扩张”(每家幼儿园投资数百万)转向“轻资产赋能”(为中小幼儿园提供管理系统、团队培训、客户运营服务)。2年内合作幼儿园达几十家,年利润翻数倍,同时通过家长数据拓展兴趣班、家庭教育产品等增值服务。零售行业:盒马鲜生通过“门店+供应链+数字化”的轻资产模式,与传统超市合作改造存量门店,快速扩张市场,避免自建门店的高成本风险。五、结论:王健林的“抄底”是战略转型的延续王健林此次布局并非“好了伤疤忘了疼”,而是基于5年前危机教训的主动转型:风险规避:轻资产模式大幅降低资金链断裂风险,避免重蹈恒大、建业覆辙。效率提升:通过运营权合作快速扩张,无需依赖土地购置,适应政策收紧、市场分化环境。长期价值:从“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商业服务管理公司”,符合行业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转型的趋势。因此,王健林的“抄底”实为对轻资产商业模式的深度实践,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资源整合与风险分摊,实现低风险、强现金流、高效扩张,而非简单重复过去的高杠杆路径。
时间:2025-11-20 14:38:16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