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西藏南迦巴瓦接待站 标准营造
问题
已解决

西藏南迦巴瓦接待站 标准营造

时间:2025-11-19 23:57:29
西藏南迦巴瓦接待站 标准营造
最佳回答
西藏南迦巴瓦接待站由建筑团队“标准营造”设计,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功能涵盖旅游服务、后勤支持及社区配套设施,建筑形式融合自然地形与本土材料,体现当代性与地域性结合的设计理念。一、地理位置与环境区位:接待站位于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派镇,海拔约290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入口,是通往墨脱徒步路线及宗教转经线“转加拉”的起点。自然环境:东临南迦巴瓦雪山(海拔7782米)与加拉白垒雪山,北接雅鲁藏布江,南靠多雄拉雪山,西侧为农田与原始村落“派村”。二、建筑功能与布局功能复合性:公共服务:大峡谷综合信息展厅、公共厕所、徒步装备及食品小卖部、行李存放处、网吧、急救医务室、景区售票检票点。后勤支持:旅游公司办公室、司机导游休息室、集中配电房(服务全镇)。观景与休憩:二层屋顶平台供游客休息观景。空间层次:地下一层:储藏室与配电房。一层:接待空间(展厅、厕所、医务室、网吧、售票处)。二层:后勤办公室与观景平台。三、设计理念与形式在地性表达:形态融合:建筑随山坡地势生长,由高低不一的石墙体量构成,多数功能空间半掩藏于地下,弱化人工痕迹。材料选择:墙体采用60-100公分厚的当地石材砌筑,自承重结构内附构造柱与圈梁以增强抗震性,屋顶为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石墙砌筑由日喀则工匠完成,其独特方法为设计注入不可复制的本土智慧。当代性体现:门窗设计:摒弃传统“西藏形式”装饰,以简洁的几何形态呈现。采光系统:通过屋顶凹陷高侧窗、细长天窗引入自然光,仅在一层大厅(朝向雅鲁藏布江)与二层办公室(朝向南迦巴瓦雪山)设置明确景观视窗。四、结构与建造混合结构体系:传统石墙与混凝土结合,石墙承重并附设钢筋增强整体性,混凝土屋顶由石墙支撑。抗震设计:构造柱与圈梁形成框架,提升石墙在地震中的稳定性。工匠参与:藏族工匠的石砌技术成为建筑独特性的重要来源,其工艺细节无法通过图纸完全预设。五、设计团队与基本信息建筑师:标准营造面积:1500平方米设计原则:拒绝形式拼凑与外来移植,强调通过本土材料与真实建造过程自然呈现地域气质。六、核心价值文化尊重:以谦逊姿态融入环境,避免对传统形式的符号化引用。功能适配:满足旅游集散、社区服务与宗教活动的多元需求。可持续性:利用本地材料与被动式采光,降低环境影响。
时间:2025-11-19 23:57:30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