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大清蒙古喀尔喀部简介
问题
已解决

大清蒙古喀尔喀部简介

时间:2025-11-13 05:53:16
大清蒙古喀尔喀部简介
最佳回答
大清蒙古喀尔喀部是16世纪中叶后漠北蒙古族的核心部族,以喀尔喀河得名,其形成、归附清朝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一、喀尔喀部的形成喀尔喀蒙古源于达延汗时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政治布局。达延汗将汗廷南迁至漠南察哈尔地区后,命第八子格埒森札留守漠北。格埒森札部下精兵一万余人分为七旗,由其七个儿子分掌。其中,老大、老四、老五所部实力最强,称号分别为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统称“漠北三汗”或“喀尔喀三汗”,标志着喀尔喀蒙古的正式形成。这一政治结构奠定了喀尔喀部在漠北的统治基础。二、归附清朝与“九白之贡”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将北元传国玉玺献给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削弱了蒙古传统权威。1636年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喀尔喀蒙古,在军事压力与传国玉玺的象征意义下,喀尔喀蒙古归顺后金。双方达成“九白之贡”协定:喀尔喀蒙古每年向后金进献“白驼一只,白马八匹”,后金则承认其政治独立,并称其为“外藩蒙古”(即“外蒙古”),与漠南“内属蒙古”(即“内蒙古”)形成区分。1638年,清朝政府与喀尔喀蒙古第二次确立该协定,巩固了双方关系。三、内讧、南迁与多伦诺尔会盟1687年,喀尔喀蒙古内部爆发冲突:土谢图汗进攻札萨克图汗部,杀死札萨克图汗沙喇,引发两部仇杀。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东侵,迫使喀尔喀蒙古三汗南迁至漠南地区。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亲赴塞外主持多伦诺尔会盟,赦免土谢图汗之罪,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臣服,并将喀尔喀蒙古编制为34旗。同时,保留蒙古各部原有的汗号,但取消济农、诺颜等名号,改按满洲贵族封号赐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加强了清朝对喀尔喀部的统治。四、青海喀尔喀部的特殊情况清代青海也有喀尔喀部,原隶青海和硕特部,牧地位于青海湖南岸,首领为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多尔济阿喇布坦伊勒登后裔,属成吉思汗支系。雍正三年(1725年),因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归附清朝,独立设为南右一旗,直属西宁办事大臣。乾隆三年(1738年),被授予公中札萨克一等台吉爵位,牧地范围东至察罕哈达,南至南山木鲁,西至乌兰布拉克,北至青海,形成了与漠北喀尔喀部不同的政治归属。
时间:2025-11-13 05:53:23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