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托起航天梦的无名英雄
问题
已解决

托起航天梦的无名英雄

时间:2025-11-10 20:24:07
托起航天梦的无名英雄
最佳回答
[S1]哈喽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今天我们聊一个可能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他的贡献,跟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可是息息相关的。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姚桐斌先生。[S2]哦,姚桐斌。这个名字我好像确实听得比较少,不像有些科学家人人皆知。[S1]对。他可以说是咱们国家航天材料和工艺这方面的奠基人,一个幕后英雄。他是一九二二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小时候家里条件挺一般的。[S2]嗯。[S1]但他就是那种特别典型的学霸,一路勤奋读书,考上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后来又公费留学去了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还在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搞过科研。[S2]哇,那这个履历在当时绝对是顶级的了。[S1]是的。他在国外本来前途一片大好,生活条件也好,但心里一直装着国家。到了一九五七年,他就下定决心,放弃了国外所有东西,回到了当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S2]嗯,那个年代回来,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啊。[S1]没错。回来之后,他就接到了一个硬任务,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专门负责给导弹和火箭研发新材料。[S2]哦,这个我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工业基础特别薄弱,好多关键的东西国外都对我们严密封锁。[S1]对,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姚桐斌当时就提出了一个理念,叫材料先行。[S2]哦,这个理念很有道理啊。就是说,你设计得再好,没有能造出来的材料也白搭。[S1]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没有先进的材料,就没有先进的武器。然后他还创造了一个特别厉害的科研模式,叫抓两头,带中间。[S2]抓两头,带中间?这个怎么理解?[S1]就是说,研究所作为最核心的那个部分,一头呢,直接对接设计师,搞清楚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另一头呢,去指导工厂怎么生产,怎么实践。[S2]哦,明白了。这样一来,研究出来的东西就不会跟实际需求脱节,也不会造不出来,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S1]是的。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了很多卡脖子难题。比如说,液体火箭发动机不是要耐高温嘛,连接强度还得特别高。[S2]嗯。[S1]他们就研发出了一种新的钎焊材料,说白了,就像一种超级强力胶,能保证发动机在那种极端环境下也稳稳当当的。[S2]原来是这样。真的是解决了核心问题。[S1]他还组织了好多全国性的技术会议,把全国的科研力量都整合起来。你敢信吗,他带领一个只有十二个年轻毕业生的团队,完成了五百多个研究课题。[S2]十二个人?五百多项?我的天,这什么概念啊。[S1]而且其中百分之八十都直接用在了航天工程上。但是,唉,就是这么一位科学家,在一九六八年六月八号,在那场运动中,被诬陷,然后,呃,惨遭毒打去世了,那年他才四十六岁。[S2]唉,四十六岁,太可惜了。真的是国家的巨大损失。[S1]是啊。直到很多年以后,他的贡献才被大家知道。一九九九年,国家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妻子彭洁清女士,后来把这枚奖章捐给了国家博物馆。[S2]嗯。[S1]她说,这枚奖章不属于一个人,它属于所有为国家奋斗过的航天人。[S2]这句话太让人感动了。确实,我们现在能看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这些成就,背后都是无数像姚桐斌先生这样的人在默默付出和牺牲。[S1]对。所以他的名字,我们真的应该记住。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好了,今天的节目也差不多到这里了。[S2]是啊,希望大家也能记住这位托起我们航天梦的英雄。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给我们点赞、评论和关注。[S1]我们下期再见啦。[S2]拜拜。视频链接
时间:2025-11-10 20:24:12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