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1999
问题
已解决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1999

时间:2025-11-10 06:57:57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1999
最佳回答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轰炸,造成包括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在内的三位烈士牺牲,大使馆被炸为废墟。事件背景与经过:1999年,北约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成为袭击目标。当地时间5月8日凌晨11点46分,一架携带六枚联合攻击炸弹(JDAM)的美军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两次空中加油、历时31小时、长途奔袭1.6万公里抵达南联盟上空。该轰炸机发射五枚JDAM,第一枚斜穿大楼从顶层穿透至一层后爆炸;第二枚砸穿使馆正中央楼面,穿过三楼大使办公室、二楼会计室后在一楼大厅爆炸,导致邵云环牺牲;第三枚击中使馆西北角,造成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夫人朱颖牺牲;第四枚从北墙玻璃窗射入地下机要室爆炸;第五枚为哑弹,落在大使办公室上方。轰炸目标明确指向地下机要室,时间选择在凌晨以最大限度摧毁目标。事件原因与争议:北约声称“误炸”,但该说法缺乏可信度。公认可信度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北约认定南联盟总参谋部正在中国大使馆地下机要室指挥科索沃战争。美军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任务,而非南联盟战争期间北约飞机常用的意大利基地,凸显行动的特殊性。任务指挥官评估战果后未发射第六枚JDAM,表明对大使馆内人员生命的漠视。事件影响与国内反应:消息传回国内后,举国哗然。学生群体情绪激昂,部分高校出现游行示威,校方通过封闭校园、增派民警维持秩序。民众通过砸暖水瓶、搪瓷盆等方式泄愤,反映出对北约暴行的强烈不满。美国以“误炸”结论支付赔偿,但未承担进一步责任。中国当时因实力限制,仅能通过外交抗议和国内情绪宣泄表达立场。事件对中国国防政策的改变:1999年后,中国收回“军队要忍耐”的宣传口号,调整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让路的方针,改为二者同步发展。同年启动“995工程”,制定军备发展规划,推动航母、隐形战斗机、高超音速导弹、99式坦克等先进装备研发,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件成为中国国防政策转型的催化剂,强调经济与国防并重的重要性。事件的历史教训与启示:落后就会挨打,GDP世界第二但缺乏强大国防仍会挨打。中国通过此事件认识到经济与国防平衡发展的必要性。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这一野蛮暴行,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体现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立场。当前中国已具备对等报复的底气,北约唯一听得懂的语言是实力,这与中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时间:2025-11-10 06:57:58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