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把特权思想关进笼子里——关于大连女干部不配合防疫和济源市委书记掌掴事件的思考
问题
已解决

把特权思想关进笼子里——关于大连女干部不配合防疫和济源市委书记掌掴事件的思考

时间:2025-11-10 03:28:46
把特权思想关进笼子里——关于大连女干部不配合防疫和济源市委书记掌掴事件的思考
最佳回答
特权思想是破坏社会公平、损害政府公信力的毒瘤,必须通过制度约束、思想教育和监督问责将其关进笼子,以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公平正义。以下从特权思想的危害、根源及治理路径展开分析:一、特权思想的现实危害扭曲权力观念:部分官员将权力视为“私产”,而非人民赋予的责任。如大连女干部以“指挥权”自居,要求防疫人员放行;济源市委书记用掌掴行为彰显“权威”,均暴露了权力观的错位。他们将权力异化为立官威的“开山斧”、破规矩的“破坏剪”、谋私利的“通行证”,最终筑起隔绝百姓的“阻绝墙”。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公仆本色,更导致权力运行脱离群众监督,滋生腐败风险。破坏政治生态:特权行为会引发“破窗效应”。若单位内存在以权压人、拉帮结派的现象,会导致同事间互不信任、上下级关系扭曲,形成“内耗高、效率低”的恶性循环。例如,某单位若领导恃权耍横,下属可能被迫迎合而非专注工作,最终损害集体利益和公信力。健康的政治生态需以公平、透明为基石,特权思想则是腐蚀这一基石的酸雨。拉低干部素质底线:公职人员入职时均宣誓“为人民服务”,但部分人随职位提升逐渐背离初心。他们或因长期缺乏监督而膨胀,或因利益诱惑而堕落,最终以“恃权耍横”“架大摆谱”等行为刷新群众认知底线。这种素质滑坡不仅损害个体形象,更让整个群体承受信任危机,削弱政府执政基础。二、特权思想滋生的根源权力监督缺位:当权力缺乏有效制约时,部分官员易产生“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错觉。例如,基层防疫中若对干部违规行为缺乏问责机制,就可能纵容“打电话放行”的闹剧;若上级对书记掌掴事件处理迟缓,则会传递“特权可免责”的错误信号。监督的空白地带为特权提供了生存空间。思想教育松懈:部分单位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导致“不忘初心”的口号未能内化为行动准则。一些官员在长期工作中逐渐模糊了权力来源与使用边界,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例如,某干部可能从最初拒绝特权到后来主动索取特权,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理想信念的滑坡。制度执行不力:尽管党纪国法明确禁止滥用职权,但部分地区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例如,某些单位虽制定防疫规定,却对干部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对掌掴事件仅作内部处理,未公开追责。制度执行打折扣,必然导致特权思想蔓延。三、将特权思想关进笼子的路径强化制度约束:需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例如,建立防疫违规行为举报平台,对干预检测的干部一律追责;推行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细则,明确掌掴、辱骂等行为属严重违纪。制度设计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原则性规定”沦为纸面文章。深化思想教育:通过常态化学习重塑权力观。可组织干部重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例如,分析大连女干部事件时,需强调“权力来自人民”的本质;剖析掌掴事件时,应批判“官本位”思维。思想教育需避免空泛说教,而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严格监督问责:发挥纪检、媒体和群众的多重监督作用。对特权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例如,对要求防疫放行的干部,不仅要处分本人,还需追究“卢书记”类纵容者的责任;对掌掴事件,应公开处理结果以儆效尤。问责需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处罚适当”,形成震慑效应。提升干部修养:鼓励干部通过学习经典、哲学提升道德情操。例如,推荐阅读《论语》《道德经》中关于“谦逊”“克己”的篇章,或组织专题研讨如何平衡权力与责任。个人修养的提升能从根本上减少特权冲动,使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四、结语特权思想如同政治生态中的“癌细胞”,若不及时清除,将侵蚀整个肌体。从大连女干部到济源市委书记的案例警示我们:治理特权需制度、教育、监督三管齐下,让权力回归服务本质。唯有如此,才能重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让“不忘初心”从口号变为行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长治久安。
时间:2025-11-10 03:28:52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