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包括哪些
问题
已解决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包括哪些

时间:2025-11-09 04:27:52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包括哪些
最佳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提及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食品的详细归纳和解释**:### 一、食品本身品质和特性不符合标准1.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致病性微生物超标**: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这些微生物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 **农药与兽药残留超标**: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或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兽药,导致食品中农药或兽药残留量超过安全标准,长期食用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生物毒素超标**:如黄曲霉毒素等强致癌物质,易污染花生、玉米等粮油作物,摄入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超标**: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含量超过标准,这些重金属会在人体内蓄积,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2. **营养成分不符合标准**:- 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若其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则属于不合格产品。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不符合相应国家标准。3. **食品腐败变质、霉变生虫等**:- 食品在储存、运输或销售过程中,因保管不善导致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如面包发霉、肉类腐烂、食用油产生哈喇味等,均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1. **超范围使用**:-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适用范围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剂,如在馒头中违规添加甜蜜素(甜味剂),而甜蜜素并不适用于馒头。2. **超限量使用**:- 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量超过了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例如在腌制咸菜时亚硝酸盐的使用量超标。3. **使用非食品用物质作为添加剂**:- 使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的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如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辣椒粉中添加苏丹红等。### 三、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问题1. **标签、说明书存在虚假内容**:- 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内容与食品实际情况不符,存在虚假宣传,如宣称某食品具有未经审批的保健功能,则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 **未按规定标明必要信息**:-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标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配料表、生产者信息、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等事项。缺少这些必要信息即视为不符合标准。3. **保健食品标签未标明注意事项等**:-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除应标明一般预包装食品应标明的内容外,还应标明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未按规定标明这些内容也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要求1. **生产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 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条件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如生产车间卫生状况差、有积水污垢霉菌、通风不良等,均属不合格。2. **未遵守生产经营规范**:-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经营,如加工温度、时间控制不当,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性。3. **餐具、饮具等消毒不合格**:- 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的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若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清洗消毒不合格,如表面有油污残渣、含有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五、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1. **使用过期原料或产品**:- 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产品,均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 **标注虚假信息**:-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误导消费者购买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增加食品安全风险。3. **未按规定注册或备案**:- 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或其他未按法律规定要求注册、备案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均不符合标准。4. **分装或品牌问题**:- 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也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5. **新原料或新品种未评估**:-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若未通过安全性评估,同样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时间:2025-11-09 04:27:59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