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
问题
已解决

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

时间:2025-08-08 17:59:29
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
最佳回答
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视角多元且复杂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其视角和态度是多元且复杂的,这可以从内山完造、渡边秀方等日本人的著作中窥见一斑。一、内山完造:生活画卷与人文情怀内山完造作为一位在华二十年的商人,他通过漫谈式的叙述,为读者保存了一幅当时中国的生活画卷。他注重观察并把握生活文化,认为“有文章的文化,有生活的文化”,两者结合才能比较完整地了解一个国家。内山完造对中国底层人民抱有同情,他注意到在买卖中老妈子得到的油比送到东家门上的多,认为这是“富于优美的人情味,奔流这温情的买卖方法”,体现了中国式的人情社会。同时,他也批评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将私人关系者拉入公司、揩油等丑陋心理。对于工人的消极怠工,他认为这是默默不语中实行着世界的劳资协调,归咎于对他们的剥削过低。内山完造对中国历史的看法是,虽然历史上满是血痕,但中国竟能支撑以至今日,是伟大的。然而,他也认为中国需要揭发自己的缺点,意在复兴和改善。二、渡边秀方:天命观与民族性格渡边秀方则从天命观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的某些现象。他指出,和刘邦、宋太祖一样,日本的丰臣秀吉也通过感生说来强调自己统治的合法合理性。渡边秀方认为,天命观念使得百姓不必反抗,逆来顺受,这迎合了意志薄弱者的心理。同时,他也赞赏墨子“非命说”的勇气和逻辑基础,认为墨子是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家。然而,墨子的思想在权势者的打压下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渡边秀方还观察到,中国人勤劳勤勉,善于商战,但缺乏大丈夫气概,喜嫉妒人家的功绩,这是文弱民族的一种性质。他认为老庄思想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使得人们眼里丝毫没有国家国体等概念,主张极端的独善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三、综合视角:多元性与复杂性从内山完造和渡边秀方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时,其视角是多元且复杂的。他们既关注中国的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怀,又深入剖析中国的天命观和民族性格。同时,他们的观点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色彩。例如,内山完造作为一位在华商人,他的观察更多地基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而渡边秀方则作为一位学者,他的分析更多地基于历史和文化层面。这种多元性和复杂性使得他们的观点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四、图片展示(注:图片为示意性展示,与具体文章内容无直接关联)综上所述,三十年代的日本人看中国时,其视角是多元且复杂的。他们既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勤劳勤勉和人情味,也批评了中国的某些丑陋心理和缺乏大丈夫气概。同时,他们也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天命观和民族性格,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时间:2025-08-08 17:59:36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