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公司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这些抗辩理由真能行得通?
问题
已解决

公司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这些抗辩理由真能行得通?

时间:2025-07-29 14:18:16
公司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这些抗辩理由真能行得通?
最佳回答
公司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这些抗辩理由真能行得通?全文摘要本文围绕公司不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抗辩理由展开。阐述公司在面临相关诉求时,可从非自身原因未签合同、无恶意规避、员工欺诈致合同无效、过仲裁时效等多方面进行抗辩。详细解读各理由适用场景及需满足条件,助公司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同时也让劳动者知晓相关法律要点。案例内容假设小张在一家公司工作,入职后公司一直没和他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过了一段时间,小张觉得公司这种做法不对,就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公司这下可着急了,得想办法应对啊。于是,公司开始琢磨各种可以不支付这笔钱的理由,准备在仲裁庭上为自己辩护。法律分析一、非用人单位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理由阐述:公司可以主张是员工自身原因导致未签订劳动合同。比如公司说已经要求员工签书面合同了,但员工故意不签,甚至是恶意不签。这种情况下,公司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证明才行,不然光嘴上说可没用。证据类型:像对员工从公司领走两份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录音录像,或者保留员工签署劳动合同的签收表以及要求员工签完字尽快交还公司的记录等。这些证据能有力地表明公司确实有积极推动签合同,而没签成是员工的问题。要是公司发现员工入职后一直拖着不签合同,就得提高警惕了。这时候公司可以在员工入职三十天内书面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而且这种情况下终止,公司不需要支付任何赔偿金或者经济补偿金。比如说,公司给员工发了劳动合同签收表,员工也签了字,但就是迟迟不把签好的合同交回来,公司多次催促也没用,那公司就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二、公司没有恶意法律依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3 年第 11 期陈武桂诉南京德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的裁判摘要,如果用人单位在行政机关备案的职工录用花名册中包含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合同期限等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部分必备内容,且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的,应当认定用人单位不存在恶意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适用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故意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然后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由主张第二倍工资,就属于违反诚信原则谋取额外利益,人民法院一般是不予支持的。比如说,公司在职工录用花名册里明确写了小张的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关键信息,也一直给他交着社保,但小张就是故意不签书面合同,之后又要求二倍工资,这种情况下公司以此抗辩就可能得到法院支持。三、员工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欺诈认定:如果公司发现员工存在欺诈行为,比如员工提供虚假学历进入公司,并且校方已出证明证实该员工并非某专业某年毕业生,这种情况就构成欺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后果影响:一旦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那就意味着公司和员工双方建立的劳动关系无效,公司也就不需要向员工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就好比小张伪造学历入职公司,公司发现后,小张以未签书面合同索要二倍工资,公司就可以以劳动合同无效进行抗辩。四、过了仲裁时效策略运用:公司在应对二倍工资差额诉求时,可以先提出索要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已经超过了劳动仲裁时效。不管实际上有没有过时效,先这么说对公司没坏处,有兜底作用。因为劳动仲裁时效的计算在实务中比较复杂,分地区、分计算方式,员工方不一定能完全算对。时效计算:不同地区对于劳动仲裁时效计算可能有不同规定。有的地方可能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有的可能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次月起逐月分别计算仲裁时效。公司要是能准确把握当地时效计算规则,以此为抗辩理由,可能成功驳回员工诉求。五、员工签署的其他文件视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文件认定:公司可以主张员工签过的《入职登记表》《应聘登记表》《录用通知》《转正申请》等书面材料或者微信聊天记录,要是具备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而且还实际履行了,就可以认定劳动者和公司已经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员工主张的二倍工资差额就不成立。核心条款:像能从这些文件中识别出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数等关键信息,就满足这个抗辩思路的条件。比如小张签的《入职登记表》里详细写了他的工作岗位、工资待遇、试用期等内容,且公司也按照这个执行了,那公司就可以以此抗辩。六、劳动者有特殊身份特殊身份界定:如果员工是公司的管理层或者负责人事工作人员,公司可以提出对方本身就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职责,除非对方能证明公司拒签劳动合同,否则不能支持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这适用于人事线上从直接负责签合同的人事专员到分管人事工作的总经理等所有人员。补充说明:要是管理人员,公司还能补充说该管理人员作为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理应负有比一般劳动者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比如说,公司的人事经理一直没和自己签劳动合同,之后索要二倍工资
时间:2025-07-29 14:18:22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