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问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唐诗中很少犯此诗病
问题
已解决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唐诗中很少犯此诗病

时间:2025-07-19 01:57:19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唐诗中很少犯此诗病
最佳回答
唐诗中很少犯“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中的诗病,主要是因为这种诗病属于四声八病中的“上尾”。一、上尾的定义与特点在古诗创作中,四声八病是对诗歌声律的一种规定和要求。其中,“上尾”是指五言诗中第五字(句尾字)与第十字(下句句尾字)同声,即押韵但声调相同,这被视为一种诗病。在《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中,“楼”与“齐”均为平声,因此犯了上尾之病。二、唐诗对上尾的避免声律规范:从南北朝齐梁时期开始,沈约等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八病,对诗歌的声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到了唐朝,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谐,因此很少出现上尾等诗病。押韵规则:唐诗在押韵上更加讲究,通常遵循平仄相间的原则,即单数句尾字为仄声,双数句尾字为平声(或反之),以避免同声押韵导致的上尾问题。诗歌发展:随着诗歌的发展,唐代的近体诗(格律诗)逐渐成熟,对声律的要求更加严格。诗人们在创作时,会刻意避免上尾等诗病,以保证诗歌的声韵之美。三、唐诗中的实例对比以杜甫的绝句《归雁》为例:“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在这首诗中,第一句结尾“客”是入声,第二句结尾“归”是平声;第三句结尾“雁”是去声,第四句结尾“飞”是平声。这种平仄相间的押韵方式,有效避免了上尾之病。四、图片展示(以下图片展示了四声八病的相关内容,有助于理解上尾的概念)五、总结综上所述,唐诗中很少犯“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中的诗病,主要是因为唐代诗人在创作时严格遵循了四声八病的声律规范,特别是避免了上尾等诗病。这种对声律的严格把控,使得唐诗在音韵上更加和谐优美,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时间:2025-07-19 01:57:22
本类最有帮助
Copyright © 2008-2013 www.wang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2000710号-1
投诉邮箱: